12月23日,河北省金属学会组织召开团体标准评审会,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任主任委员的专家组审议通过了《高速公路护栏用稀土热轧钢板及钢带》《光伏支架用稀土热轧钢板及钢带》《铁塔用稀土热轧角钢》3项团体标准。
专家组对3项团体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编制原则、编制方法等进行审定,一致认为,标准编写符合基础标准GB/T 1.1-2009,有关技术条款紧靠稀土普碳钢系列钢材的行业需求,最大限度地考虑了钢铁企业当前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建议修改完善后尽快发布实施。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宋向党到会讲话,上海大学伟长学者、教授董瀚致欢迎辞,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勇参会。河北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义主持会议。
宋向党表示,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同志提出,要充分的发挥标准导向作用,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促进制造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从企业端看,标准必然的联系到钢铁产品质量提升,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决定着市场占有率。”宋向党说。
他表示,河北省钢材产品以“量大面广”的一般用途普碳钢居多,存在档次不高、企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推动河北钢材产品提档升级,就要找到发展的潜在能力大、应用场景多、价格适当、绿色环保的新材料。上海大学董瀚教授团队研制出的稀土普碳钢能够在不大幅度提高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普碳钢的耐蚀、力学、焊接、冷弯等性能,并且无需酸洗、涂镀,耐腐蚀和抗老化性能超过镀锌板,较传统耐候钢优势显著,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既符合先进钢铁材料的发展趋势,又满足了“量大面广”产品高端化的提质要求,可当作河北钢铁产品全面提档升级的“突破口”。
董瀚介绍,稀土普碳钢具有低成本、服役寿命长、低碳的优势。具体来看,稀土普碳钢吨钢稀土合金化成本仅为传统耐候钢合金化成本的约40%,同时,全寿命周期内稀土普碳钢免维护,可免除维护费用;稀土普碳钢耐蚀性达到传统耐候钢水平,常规使用的寿命达30~50年,较镀锌钢材实际常规使用的寿命长15~35年;稀土普碳钢免涂镀,可减少后续工艺流程中如酸洗等工艺造成的环境污染。
他表示,稀土普碳钢系列新产品包括热轧板卷、中厚板、螺纹钢、线材和型钢等多种材型。强度级别基本覆盖了Q195、Q235、Q355、Q420和Q550等钢结构所需的全部强度。目前主要使用在在钢结构、公路护栏、塔桅结构、光伏支架、防护丝网、城市装饰、集装箱、建筑螺纹钢等领域。
上海大学副研究员廉心桐是这3项标准的起草人之一。她向记者介绍,稀土普碳钢系列钢材已实现批量生产,亟需制定针对不一样领域的标准来填补现行稀土普碳钢标准体系的空白,规范稀土普碳钢的通用技术方面的要求,满足生产企业的生产规范需要以及用户单位的使用需求。
据悉,目前,董瀚团队已在多家河北钢铁企业试制生产稀土盘圆线材、稀土螺纹钢、稀土热轧板卷、稀土角钢等8个牌号近万吨;稀土普碳钢系列新产品工业化批量生产成坯率可达99%以上,产品合格率可达99%,已进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阶段;围绕稀土耐蚀普碳钢推广应用,目前已制定标准5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4项;申请及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共10项,涉及稀土耐蚀普碳钢生产的基本工艺、产品材型、应用领域及性能评价方法等。
由上海大学、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冀南钢铁集团、河北普阳钢铁集团、河钢集团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承德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上大新材料(泰州)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工作组参加此次评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