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航运与制造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船舶重工”)又一次以其技术创新实力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金融界2025年1月10日的信息,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公布,大连船舶重工成功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9Ni钢B型舱舱壁对接压梁焊接反变形操控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8752039B。该专利的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标志着大连船舶重工在高端材料焊接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大连船舶重工成立于2005年,总部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作为一家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于一身的企业,大连船舶重工通过多年的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中国船舶制造业的重要一员。企业注册资本高达1599617.0752万人民币,实缴资本为同样数额。这些数字体现了企业的资本实力和市场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大连船舶重工在科学技术研发方面也表现出色。截至目前,企业已经持有专利信息1730条,涵盖了多个技术领域,显示了其强大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能力。此外,公司参与各种招投标项目的次数累计达2973次,这不仅体现了其在行业中的活跃度,也反映了市场对其技术和服务的认可。
9Ni钢作为一种特种钢种,大范围的应用于船舶、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等高要求的领域。相比于普通钢材,9Ni钢具有更加好的低温韧性和抗侵蚀的能力,对于极端环境下的应用特别的重要。然而,9Ni钢的焊接难度较大,尤其是焊接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变形和裂纹,给后续加工和使用带来了许多挑战。因此,研究焊接过程中反变形的操控方法,对于提升焊接质量与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大连船舶重工此次申请的专利,正是针对9Ni钢B型舱舱壁对接压梁的焊接过程,而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反变形操控方法。这一方法的突破,意味着在焊接过程中,大连船舶重工可以更加好地控制变形,提前降低焊接应力,从而大幅度的提高焊接整体质量。对于提升船舶的耐用性和常规使用的寿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获得这一专利后,大连船舶重工将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在船舶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航运市场的多变性,企业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大连船舶重工的目标不仅是成为行业中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还希望在绿色制造和智能化转型上取得更大突破。
在当前全球制造业普遍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环保化方向努力的背景下,大连船舶重工的技术创新理念同样适应时代潮流。通过不断的提高自我技术水平,企业不仅能在稳定中寻求逐步发展,还可以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连船舶重工在焊接技术领域的最新专利,标志着我国在船舶及重工行业中技术研发的又一进步。面对未来,企业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通过自主创新,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整个船舶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这一切都将为中国船舶制造的腾飞提供有力支持,并为全球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树立起新的标杆。大连船舶重工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征途上再创佳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