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丨大国重器含“青”量UP↑ 这些逐梦江海的年轻人“杠杠的”

时间:2024/05/18 22:30:27   作者: 大升降系列

  从国产大型邮轮建造,到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年轻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是传承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也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有生力量。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年轻人是如何逐梦江海的?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故事。

  2024年初,我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迎来了它的商业首航。作为世界上设计建造难度最高的船型之一,大型邮轮与LNG运输船、航空母舰一起,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此前,大型邮轮也是我国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高的附加价值船舶产品。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精度技术部副部长 孙建志:“爱达·魔都号”是我们国产首制的大型豪华邮轮,它的整体的结构基本上16层甲板都是薄板结构,整体占比在70%以上,我们从造船业来讲,薄板的建造的工艺,一直是在船舶行业里比较难以突破的一个技术。

  孙建志所在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是“爱达·魔都号”的建造单位,由于大型邮轮对重量控制要求极其严格,因此他们采用了厚度4到8毫米的薄型钢板代替20毫米厚的传统钢板,但这又带来另一个没办法避免的难题——薄板的变形控制。

  孙建志带记者来到了正在建设的2号国产大型邮轮的一个总段,在这里,可以对薄板变形有更直观的认识。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精度技术部副部长 孙建志:这个总段是典型的薄板结构,不平程度在正负15毫米之内。所有的变形都是热的影响,热输入以后就会产生残余应力,一些不均衡导致这些变形。尤其是薄板结构更明显,现在2号船的整体的平整度应该相对1号船已经好很多了。

  孙建志说,国外大型邮轮制造企业通常用电磁矫平技术解决这一难题。然而电磁矫平成套装备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高价垄断,设备采购及维护成本极高,而且使用还受到限制。

  为解决电磁矫平装备与技术的难题,船厂成立了专门的矫平小组,孙建志是小组组长,在国内市场上没有成熟装备的背景下,他将目光瞄向了高校科研机构。

  在江苏科技大学,科研团队正在对一种新型板材进行电磁矫平。2019年,孙建志的团队找到他们,提出对电磁矫平装备和工艺进行联合攻关。

  1991年出生的许静是团队负责人,2018年,27岁的他博士毕业后来到江苏科技大学,就职于海洋装备研究院。入职不久就能参与这样的项目让他心潮澎湃,但同时也压力倍增,因为当时,研制出电磁矫平装备绝非易事。

  许静说,电磁矫平的原理与电磁炉类似,都是通过高频电形成磁场,金属分子在磁场中快速运动产生热量,进而达到加热效果。在他看来,高频电的长距离输送问题,是我国电磁矫平技术此前一直无法突破的关键核心点。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工艺及成形技术研究所所长 许静:这种高频电在长距离的输送过程中衰减是非常厉害的,比如以前可能有很多厂家做到10米、15米,但它做不到60米。大型的船舶一般来说都是分段建造的,每个分段都是比较大的尺寸和结构。作业半径越大,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整个设备的作业效率越高,可以覆盖的范围就越宽。一旦长度超过30米以上,这个衰减几乎是呈指数倍地往下降,等长度达到60米的时候,从电能到最后能产生热能,这个效率可能就降低到30%以下了。

  年龄最小的许静是团队的负责人,也是青年突击队的队长,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不断研讨论证,设备从最初高频电输送距离只有15米一步步突破,最终达到了60米。

  2021年,在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电磁矫平装备后,工艺工法的探索开始在船厂开展。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精度技术部副部长 孙建志: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根据不同的变形用不同的办法,看它的矫平的效果,

  电磁矫平装备从2021年在大型邮轮上开展使用,完成了约20万平方米的薄板矫平作业,作业效率是传统水火矫平的5倍以上,矫平后的薄板理化特性、平整度都达到一定的要求,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如期交付作出了重要贡献。

  许静说,与国外传统造船强国相比,我国在造船自动化等方面任旧存在差距,这次的经历让他和团队看到了不足,也看到了追赶的希望。

  在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孙建志的团队正在对2号邮轮的薄板平整度进行数据采集,按照目前的测量结果,相比于“爱达·魔都号”,2号邮轮薄板变形更小,能够减少大概30%的矫平工作量,这样的结果与焊接技术的改变直接相关。

  高级工程师邓琳带记者来到了薄板生产车间,它是2020年为大型邮轮薄板生产而专门建造,并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大功率激光复合焊生产线。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精度技术部高级工程师 邓琳:一方面焊接效率高了,把热量用在刀刃上了。第二它不可能影响非焊缝区域的热循环,激光能把温度集中在非常细的、窄的一条线上,就不可能影响边上的变形。

  1992年出生的邓琳是精度技术部为数不多的女孩,2020年,她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毕业,入职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作后第一项任务,就是为这条激光复合焊生产线进行工艺开发。

  邓琳说,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薄板焊接的质量始终没有办法达到标准。读博期间,邓琳在上海交大的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研究学习,从科研机构到工厂车间,薄板结构一直是她的研究对象,这样的学术背景也为团队破解难题、开发工艺工法提供了支持。

  经过上千次焊接实验,到2021年底,邓琳和团队基本掌握了激光焊接工艺开发能力,在薄板焊接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将激光复合焊技术成功应用于大型生产流水线,这在提高焊接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薄板焊接质量和造船精度。“爱达·魔都号”部分薄板正是应用了这项技术,而正在建造的2号大型邮轮应用比例更高。

  江苏泰州的长江北岸,一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正在建造中,随着对清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海上风电场开发逐步加快,这种海工装备类型在市场上需求旺盛。

  这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额定起重量为1600吨,可满足最大作业水深70米。四条桩腿和齿轮是平台顺利升降的关键,而这一些地方也是焊接的难点。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主任 孙玉龙:这个板子比较特殊,它是EH690钢,硬度比较高,板厚也比较厚。想把它焊合格是很难的,两个人要焊一天。焊不好它会产生内部缺陷,比如说气孔、裂纹等一系列的缺陷在里面。

  孙玉龙是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1989年出生的他掌握多种焊接技术。2023年,他接到了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焊接任务,摆在他面前的是特殊板材、特殊板厚、特殊节点的焊接难题。

  凭借专业相关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孙玉龙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攻克了技术难题,一次性通过了32项焊接工艺评定。在给工人培训后,2023年6月,焊接工作正式开始。

  孙玉龙说,他们最后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4根120米桩腿的焊接任务,焊接质量和精度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过去十几年间,孙玉龙从没有离开过船舶焊接。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他就从老家来到江苏泰州的船厂,学习焊接技术。经过在船厂的不断学习钻研,孙玉龙逐渐掌握了手弧焊、气保焊、氩弧焊等多种焊接技术,他还开发了多种特殊节点的焊接工艺。

  孙玉龙说,船舶和海工装备出现慢慢的变多结构较为复杂、空间狭小的情况,针对视野受限的位置,单手单向焊接或盲焊没办法保证焊接质量,2017年孙玉龙开始探索左右手镜面焊接技术。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主任 孙玉龙:那时候,我们焊的时候手上面都绑了钢筋,把它折弯了负重,绑在手腕上面举着。

  孙玉龙说,这样的一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一年的时间,但是想要对着镜子完成高质量的焊接则付出了更多的心血。

  2023年,孙玉龙的“左右手镜面焊接”入选江苏省年度十大绝技绝活,也在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等项目中多次得到应用,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焊接工作效率。

  2022年,孙玉龙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他以师带徒和培训的方式提升焊工的技能水平。不过孙玉龙说,现在愿意做焊工的年轻人慢慢的变少,他带的徒弟年龄都比他大。

  江苏省泰州市工信局高端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处处长 王陶:船舶行业工人比较难招,一线工人老龄化趋势很严重。现在船舶行业的青年工人基本上现在都在管理层,真正面向一线的工人确实是很少。

  江苏南通的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在这里,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最大储油能力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正在建设中。这种在行业内被称为FPSO的大型装置,是一座海上油气加工厂。

  孙博文是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创新室的负责人,他带记者登上了一个正在地面建设还未吊装到平台上的模块。

  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孙博文:这个模块是液化石油气的压缩和蒸汽回收压缩的一个模块,这一个模块就等于陆地上的一个压缩车间。

  作为开发海洋石油的关键设备,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海洋工程综合实力。

  孙博文说,他所在的这家企业十几年前是以船舶修理为主业,2007年,在航运和修船市场异常火爆时,企业却作出了向海洋工程装备转型的决定,当时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海洋专业的孙博文,选择了这里。

  2010年前后,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遇中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伴随着企业订单的增加,孙博文也迅速成长。2013年,他们研制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也就是后来的“希望六号”,这是中国海洋装备制造企业从国外获得的第一个FPSO总包项目。

  “希望六号”打破传统设计理念的圆筒形状,也给当时负责工艺工法的孙博文带来了巨大挑战。

  “希望六号”前后经历了4年的建造时间,最终成功完成,多项技术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被认为是我国海工装备从中端产品转向高端产品设计建造的标志。但在此期间,随着国际油价的断崖式下跌,2015年前后,海工装备产业已由热转冷。

  电仪工程师于彤就是2019年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的。刚入职不久的于彤开始接触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模块中电气和仪表系统如何设计是她的工作内容。到了2022年,这艘大吨位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4个模块的电力仪表系统模块设计工作交给了于彤。

  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集成化和精细化程度高,模块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管线密布,在狭小的空间里设计电力仪表系统,于彤形容她的工作像“见缝插针”。

  于彤说,2023年6月到9月是模块电力仪表系统模块设计的高峰时段,第一次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她,经历了工作以来最忙碌和最具挑战的一段时光。

  随着慢慢的变多的模块被吊装到船体,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的电力调试工作正在进行,于彤也要到现场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电力和仪表问题。

  2018年,在一线年后,孙博文调入科技管理岗位,目前是企业的科学技术创新室主任。

  毕宇毅今年25岁,2021来到船厂工作,他是船厂的安监消防员。在船厂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自己参与的第一艘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离开的时刻。

  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安监消防员 毕宇毅:那个船很美,也是我进入这个行业第一个学习的项目,在一个300多米的船上,每天能走两万步。等到项目交付的那一刻,等这个船崭新摆在码头的时候,大家都感觉非常自豪。那一刻你也不知道看的是什么,可能看的就是过去两年半的青春奉献在了这个大国重器上面。

上一篇:【48812】17J925-1我国修建规范规划研究院YXB65-170-510沉默开口楼承板

下一篇:“华龙一号”:用“安全保障”打造一张中国“核”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