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25 21:07:20 作者: 爱游戏app手机版
编者按:春节前后,在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广袤新疆大地上,从滑雪场到城市中心,从校园到CBA,足球、篮球、滑雪等各类文体活动红红火火,“燃”遍天山南北。
在大美新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丰富地貌和辽阔疆域,滋养了这里人民能歌善舞爱运动的豪迈天性。手挽手、肩并肩,你追我赶,互相加油。运动场上的欢呼和呐喊,迸发着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与力量。在这片沃土上,体育绝不仅仅是竞技运动,而意味着很多很多……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8日电 “依木兰助攻、毛伟杰进球,中国队肯定能小组第一名出线岁的伊力扎提·阿布都热西兴奋地预测着18日晚中国U20男足对阵澳大利亚队的表现。
本届U20亚洲杯上,中国队先后2:1力克卡塔尔、5:2大胜吉尔吉斯斯坦,提前晋级八强。中国小将们在场上敢打敢拼、配合默契的亮眼表现,令万千国足球迷为之振奋呐喊,也牵动着和伊力扎提一样的小球迷们的心。
“依木兰的家乡也是新疆的,我希望将来能像他一样,穿着国家队队服去踢国际比赛。”伊力扎提说。而现在,他的目标是“踢上校队的主力”。
“屏幕上的巴黎奥运冠军来到了身边,这给新疆人民带来的激励太大了。”新疆体育局党组书记商洪波回忆起奥运冠军新疆行的场面还很激动。
2024年11月底,还没等潘展乐、张雨霏、刘洋等11位奥运冠军抵疆,热情的新疆“粉丝”已在社会化媒体上掀起了互动热潮,“新疆羊肉串们期待中”“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等你来玩”“我在博乐赛里木湖等你”……网友们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乌鲁木齐天山区黑甲山街道跃进街南社区,奥运冠军们陪10名孩子一同举行了“共青团爱心生日会”。6岁的埃巴特·叶斯波力为迎接电视上看过的英雄们,带来心爱的冬不拉弹奏了一曲《欢乐颂》。他的偶像是刘洋,“他吊环很厉害,以后我要像他一样,为国争光”。
在阿克苏市的新疆理工学院,冠军们的宣讲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潘展乐讲到“巴黎奥运会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是国家”时,收获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凌空抽射,破门!新疆小伙拜合拉木奔向青岛青春体育场看台上红色的海洋,和球迷共同庆祝这粒金子般的进球。在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中,他首开纪录,助中国男足2:1击败印尼队,赢得一场久违的胜利。全场为他沸腾了。
家乡新疆也为他沸腾了。4000多公里外的喀什市,10岁的伊尔凡·麦麦提艾力激动地跳了起来。“我也想像他一样进国家队,在这么厉害的比赛里面进球。”就读于喀什市第八小学的伊尔凡打小爱踢球,是校队的成员。
“近几年,拜合拉木、艾菲尔丁等一批新疆球员入选国字号球队,他们的优异表现不仅能带动更多家乡娃娃参与足球,还能提升他们为国争光的荣誉感。”新疆足协副主席吐拉洪·阿不都热合曼说,现在问起娃娃们喜爱哪个球星时,“拜合拉木的名字常常会出现”。
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点燃火炬的迪妮格尔,到出征巴黎奥运会的夏欣怡、托合塔尔别克,再到屡破男子400米全国室内纪录的小将艾力西尔·吾买尔,新疆籍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同时,也把拼搏的精神、爱国的种子撒进新疆各族青少年心中。
2024年12月22日晚,“劳道”(新疆方言表示赞叹)的喊声响彻乌鲁木齐奥体中心。在近万名主场球迷的助威下,新疆男篮128:121惊险击败山西男篮,拿下CBA联赛本赛季主场13连胜。
为赶上这场球,木色塔帕·吐尔孙花了两个多小时,从150多公里外的石河子大学坐车辗转而来。一路顶风冒雪,但这位19岁的新疆男篮铁杆球迷觉得很值。上大学前,他的家乡图木舒克市距离乌鲁木齐1200多公里。“现在近多了,只要是周末的比赛,我都尽量来。”
乌鲁木齐冬季漫长,每年10月至来年5月的联赛跨越寒冬,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从红山体育馆到奥体中心,雪夜里新疆队主场亮如白昼的灯光,点亮了球迷的精神家园。俱乐部成立25年来,无数像木色塔帕一样的各族球迷作为“最佳第六人”,与球队一起捍卫着新疆“魔鬼主场”的荣誉。
元旦当天,在地处天山西段山区的边疆小镇博州温泉县,巴音达拉一家三代护边员高举国旗、骑马巡边的场景,感动许多网友。
相似的一幕发生在三年前。当时,国家越野滑雪队为备战北京冬奥会在当地集训了两个月,7万多温泉人民也兴奋了两个月,他们尽其所能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双向奔赴的情感在送别时达到了顶点。
1500名当地群众自发聚集,与乘车离开的越野滑雪队依依惜别;22名牧民雪中策马、手擎五星红旗追逐车队的视频至今在网上随处可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这真挚的祝福感动了亿万网友:“这是电影都拍不出的真情实感”“国旗出现的那一刻我破防了”……
“能这么轰动确实没想到。”温泉县党委宣传部部长欧卡西介绍,视频是国家越野滑雪队在车里用手机拍摄的,“网友们那些真诚的留言也把我们感动了”。
欧卡西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形、有效、有感,“而体育实现了三者的完美结合”。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9日电 寒假还没过完,乌鲁木齐第121小学足球队的孩子们就拿着大扫帚去球场扫雪,白雪辉映国旗,足球伴随笑声,欢腾得连冷冽的空气似乎都升温了几度。
这所小学是国家、自治区、市三级足球特色校,校足球队由汉族、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多民族孩子组成。校长李磊不会踢球,但“就认为这个事儿学校应该搞”。他说,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新疆又有群众基础,就适合搞足球。
李磊出生的乌鲁木齐二道桥和山西巷子一带,自清末民初起,就是新疆重要的物物交换中心,也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浓郁风情的多民族聚居区。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李磊亲身感受到,足球是如何让各民族在交往交融中更加亲如一家。“各民族朋友都爱踢球,吆喝一声就能聚起来一堆人,聊起足球就打开了话匣子。”
包括有百年足球历史的阿图什市在内,这是新疆许多地方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至今,阿图什市依克萨克村百年足球博物馆里陈列的老照片,还在讲述着百年来这片土地因足球赛而万人空巷的盛况。
2024年11月的“阿图什杯”全疆足球邀请赛,再次成为全城和周边老百姓的狂欢节。在赛场边无数加油助威的围观群众中,孩子为场上的父亲大声喝彩,坐轮椅的老大爷挥舞着五星红旗,76岁的埃里瓦尔吸着氧还舍不得走。
新疆体育局党组书记商洪波说,在新疆,足球不单单是足球,而是传统和荣誉,是紧紧联系各族群众的情感纽带。
这次邀请赛中,阿图什市和喀什市这两座有深厚足球传统的相邻城市之战被誉为“南疆德比”,吸引了超过5千名球迷和各族群众到场。座位不够,许多人就一直站着看了快两个小时。
为看“南疆德比”,喀什市民木再帕尔·艾尔肯驱车40分钟赶到阿图什。“太火爆了!”他说,“完全不亚于网上看到的贵州‘村超’,散场时我花了半个多小时才从人群里挤出来。”
被邀请到场的中超名哨麦麦提江说:“阿图什的球迷是全国最最最有激情的球迷。”
在北疆,伊犁州伊宁县的“村超”赫赫有名,2023年和贵州榕江县“村超”一起被评为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在这个汉族、尔族、哈萨克族等32个民族的聚居地,2024年夏天的“村超”热度再次升级:全县下辖的20个乡镇、社区均派队参赛;现场观赛人数超过10万人次;赛事全程网络直播,在线万人次。
艾尔帕提·木沙所在的吐鲁番于孜乡队夺得当年的伊宁县“村超”亚军,球队成员就是乡亲们。“有种地的、搞养殖的,也有在企业上班的,一有空就在微信群里约球。在伊宁,谁还不踢两脚球么!”他说。
“你没办法想象新疆人对足球的热爱。”新疆足协主席许明说,沙地、雪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只要有空地,就是各族群众的球场。
在政府投入、援疆资金、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不光老百姓衣食住行条件好了,而且几乎每个村都修了运动场。截至2023年底,全疆已有体育场地81928个,人均场地面积达2.81平方米。
在2024年新疆群众“三大球”联赛总决赛上,喀什地区队获足球女子组冠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女足获亚军。这是新疆首次举办成年女子11人制足球全疆比赛。喀什女足的苏比努尔·乌斯曼说,希望她们的夺冠,能吸引更加多女生踢球,也希望以后新疆能有更多女足比赛。
体育,是帮助当地妇女走出家门、提升地位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方法。自治区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副处长陈晓霞介绍,“三大球”联赛从2024年7月开始,在14个地州市的近百个县区市陆续开展,吸引了数万名体育爱好者参与,“未来,我们还会大力推动女性参与,让女性参赛人数大幅度的提高”。
乌鲁木齐市DT篮球训练营的教练团队和小学员们来自多个民族,无论在训练或生活中,负责人明德都特别强调团结协作。“球队是一个整体,每个人分工不同,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胜利。”她说,“这是体育的规则,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们会永远记住这一点。”
在121小学,每天下午,校足球队的孩子们走上训练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列队面向国旗唱国歌。训练完,孩子们也一定会搭着肩围成一圈,齐喊“加油”作为一天的结束语。
李磊要求教练把这些正式比赛的仪式放到日常训练里。“仪式感是体育的重要部分。日复一日,潜移默化,既能提升团队凝聚力,孩子们爱校、爱疆、爱国的意识也会慢慢积累起来。”
他觉得,一起流过汗、一起加过油、一起踢过球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足球为各民族孩子们提供了“玩在一起”的绝佳平台,也能塑造学生们团结一心、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121小学每个班都有足球队,每年都举行班级联赛。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20日电 落日余晖洒在阿勒泰市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的山顶,漫山白雪被染成橙粉色。在现场电子音乐强劲的鼓点中,上千名滑雪爱好者欢呼摇摆,在零下十几度的雪地里感受“蹦雪迪”的欢快。
自去年11月开板以来,将军山雪场的“山顶夕阳派对”频上热搜,绝美的景色和时尚的氛围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打卡。2月1日,将军山滑雪场接待游客数量达1.8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上海游客陈杏红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体验传说中的粉雪,真是来了就不想走。”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火了阿勒泰,但在此之前,阿勒泰就已是广大雪友心中的“圣地”。地处新疆最北端,这里的雪季可达半年之久。每年入冬,在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共同作用下,这里会形成含水量仅20%左右的降雪,即发烧友们常说的“香槟粉雪”——粉雪中的天花板。
据阿勒泰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杰恩斯·哈德斯介绍,全区已累计投入近70亿元建设9家滑雪场,着力打造国际著名冰雪产业大区,“各大滑雪场各有特点,可满足多种游客需求”。
这个雪季,茫茫阿尔泰山更是迎来最喧闹的冬日。除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举行FWT世界野雪巡回赛外,粉雪嘉年华、小红书雪人节、乌伦古湖冬捕文化旅游节、环阿尔泰山冬季运动会、全国越野滑雪冠军赛等活动,也将相继举行。
漫长的雪季,如今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是这里成为滑雪“顶流”的最大助力。曾几何时,冰天雪地却是阿勒泰人的苦难。作为传统牧区,世居于阿尔泰山脚下的人们多以放牧为生,风雪不仅是宰杀牲畜的刀子,也让牧民们一到冬天就与世隔绝、饱受苦寒。
冰雪运动改变了一切。2009年,将军山滑雪场在一片棚户区中破土动工。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的2015年,《阿勒泰宣言》进一步确认了这里作为“人类滑雪起源地”的万年冰雪传奇;2018年,阿勒泰获颁“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同年底,将军山滑雪场扩建,有了今日绝美的打卡地标金光大道。
此后,借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2022年冬奥会的“冬”风,可可托海、禾木吉克普林滑雪场陆续投入运营,阿勒泰滑雪的名气,一年一“破圈”。四面八方的雪友让寒冬变“燃冬”,阿尔泰山牧民也从“猫冬”变“忙冬”,慢慢的变多年轻人走出牧场,迈向祖辈未曾抵达也不敢想象的远方。
阿勒泰市教育局副局长、援疆干部王黎明说,这里冬天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到雪季,宾馆里游客还没到,快递过来的雪板已经一溜排开;阿勒泰的公交车、出租车后都装上了“背包”,方便蜂拥而来的游客放置雪具。
守着将军山雪场,阿勒泰红墩镇村民李天军的日子更有奔头,夏天经营农家乐和采摘园,冬天和儿子一起到雪场当教练,一个雪季就能有好几万元收入。他说:“我儿子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学费都不用我管,都是他自己(当教练)挣的。”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余洁介绍,2023-2024年雪季,全区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258.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6.97亿元,同比增长263.74%。其中,S级滑雪场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20.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62.3%。
这个雪季,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伊犁州昭苏县天马冰雪旅游季、喀什地区泽普县“冰雪季·嘉年华”活动……第二届新疆“热雪节”在全疆14个地州市陆续推出各类活动,同时发放冰雪消费券大礼包,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民宿的天台南望,群山间的银色雪道如丝带自山顶蜿蜒而下,那是新疆首家5S级滑雪场——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每个雪季都能迎来三四十万名雪友。
曾经,平西梁村人多地薄,村民最怕冬天雪阻道路。滑雪场建起后,村民们捧起了“雪饭碗”,在家门口务工、开民宿。2023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近4万元。村里现有53间不同主题的民宿,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新疆各地还在加快引入、培育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和品牌。在第十八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上,作为一家体育旅游公司负责人,罗强和团队一起带着新型雪地摩托车、全地形车等产品亮相,并同阿勒泰、伊犁等地的滑雪度假区达成合作;在冰雪装备馆,浙江省永康市滑驰工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谢进义一上午数不清加了多少微信,“造型可爱的熊猫滑雪板、蜘蛛冰车等已经售罄,客户不仅来自南北疆,还有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水平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东北三省、内蒙古和新疆为核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
新疆体育局党组书记商洪波表示,连续两份文件都与新疆息息相关,让他们振奋之余,更深刻地看到体育对于新疆的多元价值意义。
冬春相交之际,新疆的街头巷尾仍能看到红彤彤的石榴在售。这里的人们不仅喜欢种石榴、吃石榴,还喜欢将自己比作“石榴籽”,形容彼此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阿勒泰地委委员、市委书记汤杰认为,体育很适合文化润疆的“润”字。“体育能充分的利用趣味性,扩大参与性,增强经济性,更好地发挥民族融合剂、经济助推剂的作用,让‘石榴籽们’越抱越紧,携手走向新疆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