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游戏app

侧滑门是MPV刚需吗?下一步卷啥?

时间:2024/08/11 06:04:15   作者: 爱游戏app

  不少朋友说:“没有侧滑门的MPV是没有灵魂的”。咋说呢,侧滑门确实是个好东西,尤其后排小朋友独自开门下车的时候,老父亲不需要过多的担心磕碰旁边的车。

  不过在MPV的发源地之一——欧洲,MPV没侧滑门是没人挑理的。从40年前的欧系MPV开创者-1984年问世的雷诺Espace就是如此,包括后来的雪铁龙毕加索系列、福特S-MAX、菲亚特Ulysee等等,大部分欧系中型、紧凑型MPV都采用传统铰链式车门方案。

  大概欧洲人骨子里认为,侧滑门起源于拉货的面包车,不太体面吧。当然,电动侧滑门兴起之后,欧系MPV这个固有观念也被打破了,比如曾经大批量引入国内销售的大众夏朗就用上了侧滑门。

  至于紧凑型MPV嘛,仍然没迈出这步,毕竟先天条件不足——车长通常不超过4.5米,后侧窗那部分的长度十分有限,只有少数空间容纳侧滑门的滑轨……例外也有,比如马自达5,但那又是另一码事了,反正欧洲人基本没这么搞过。

  而在大西洋另一头的北美,花了钱的人MPV(当地叫Minian)的形态早已形成基本共识,从1984年(巧了,跟雷诺Espace同一年)道奇凯领/克莱斯勒捷龙率先推出这种车型以来,侧滑门就是其标志性特征(不过是手动的,而且早期只有单侧)。

  随着市场内卷,标准在90年代中期进化了双侧滑门+V6发动机,车长也从4.7-4.8米逐渐扩展到5米以上,连日本品牌在当地的产品也不例外(后面会聊到)。

  而在如今的国内市场,五菱宏光之类客货兼顾型低端MPV普遍没有侧滑门,毕竟成本低,耐用度高(别提微面哈,真正优秀的侧滑门很贵)。至于20万以上级别MPV,早年受GL8影响,后来更多人被丰田埃尔法洗脑,逐渐认定侧滑门是商务型MPV的绝配,而且一定得带电动开闭功能,13格比较高嘛!

  不过代价之一便是,这会让坐在方向盘后的那个人看起来更像职业司机。当然,对于奶爸来说,这些都不是事儿。

  那么问题来了:甭管国内还是北美市场,为啥前几代没有侧滑门的本田奥德赛卖得还不错?

  因为1994年发布的初代奥德赛在MPV圈本来就是个奇葩。当时Minivan在北美如日中天,本田自然不想错失这块肥肉,但手头一时没有合适的平台,就拿雅阁底盘用最快速度搞出了功能大差不差的平替——RA1奥德赛。

  但它的形态跟北美主流Minivan相去甚远,甚至有点“没发育好”,于是本田孤注一掷,制定出差异化市场策略:主打比主流美式Minivan紧凑、好开。

  有一说一RA1确实挺灵活,可北美用户对于2.2升4缸动力各种吐槽,于是本田三年后追加了当地人喜欢的3.0V6动力。不过新鲜感消退之后,RA1奥德赛在北美很快又遭遇了销售瓶颈。

  其实本田早就预判到了这个结果,毕竟初代奥德赛只是缓兵之计嘛,所以线年刚刚上市,他们就忙不迭启动了更符合北美消费者口味的新型Minivan项目。于是从第二代起,奥德赛就分化出了国际版和美版两条产品线,前者是国人熟悉的样式,从RA1、RA6到RB1、RB3都是旅行车化形态+铰链门;后者(RL1)的尺寸更大,搭载3.5升V6发动机,而且带双侧滑门……

  而且从2013年的RC1(第五代)开始,国际版奥德赛也扛不住了,改用更受欢迎的侧滑门。不过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国际版跟美版造型风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实就是两款截然不同的产品,尺寸、动力都差了一个档次以上。

  有点跑题哈,总之这几年国内市场对MPV的接受度好起来了,口味也在逐渐清晰化,比如一是尺寸不能太抠搜(车长4.8米几乎是下限),之前的欧系紧凑型MPV基本出局了;二是必须有侧滑门(有不一定卖好,没有一定卖不好);三是得跟新能源沾边,其中PHEV插混已经站到风口,但HEV油混的潜力也不容小觑。

  那么“能消失在地板下的第三排座椅”会不会成为MPV主流考量指标?这就得分情况了。比如偏商务定位的MPV就无所谓,因为这类车得优先保舒适性,若需要装更多行李,把后备箱做大点就好了。

  但MPV产品经理们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这两年家用市场对第三排座椅的需求正在快速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是ISO-FIX儿童座椅接口必须有,二是需要折叠灵活,能腾出大空间,因为拉自行车、出游装备成了新刚需,但同时用户又对车顶行李架/车顶箱没啥使用意愿。

  至于灵活折叠带来的弊端,例如座垫单薄、尺码偏小之类,其实只要不太过分,用户都可以睁一眼闭一眼。闷声赚钱的赛那就是很好的例子。

  VAN哥预测,国内家用MPV市场下一步卷的一定是第三排折叠,要么是多级折叠+后备箱下沉式“浴缸”,要么提供类似解决方案(埃尔法的侧挂式也能够尝试,但成本有点高)。如果还死守靠背向前翻倒的old school路线不放手,多则三五年就没活路了……

上一篇:注意3月1日起这些国家标准将实施

下一篇: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系列报道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