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评资敌行为!中企为印度造全球最大炼钢高炉自己国内都没有

时间:2025/03/07 04:57:08   作者: 花洒系列

  印度一直梦想着成为“世界工厂”,为此,他们以国内政策和资源不断吸引着外资进入,到现在,尽管与梦想还有较大的距离,但印度工业的发展的确不容小觑。

  尤其是在2024年,全球最大的炼钢高炉——印度塔塔钢厂二号高炉正式投产的消息更是让他们信心倍增。

  但这一消息传出之后,我们国内却吵翻了天,有网上的朋友表示,这就是“资敌”行为。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钢铁,无论是基本的建设还是军工制造,钢铁无疑是很重要的,所以从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就极为重视钢铁制造。

  在这样的情况下,1958年,我国第一座100立方米高炉正式落地,由此开启了中国的钢铁时代。

  多年间,我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亮眼的成就,高炉技术也不例外,在一边扩大炼钢高炉规模的同时,我们还在不断钻研精进高炉技术。

  数十年间,中国炼钢高炉技术已屹立世界顶尖,在满足国内钢铁终端消费需求的同时,我们还向海外出口,实际做到了钢铁制造业大国。

  中国钢铁制造的崛起掩盖了后来者的光芒,其实非常少有人知道,印度的钢铁产业也并不弱。

  2018年,印度正式超越日本变成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钢铁产能还在跟着时间不断上升。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是因为印度和中国有着相似的背景。中国需要钢铁来发展经济建设,印度也同样;中国有劳动力优势,印度也有;中国有足够的市场消化钢铁产能,印度的需求缺口也不小。

  第二点,印度拥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印度本身铁矿石产量就很丰富,在经过开采加工之后,印度的粗钢不但可以供给自身,还能够供应国际市场。

  对世界来说,印度钢铁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就是制造成本的低廉,这点与中国一贯的路线不谋而合,从该角度来说,中印钢铁产业长期处在竞争关系。

  2024年9月27日,我国宣布由中国五矿旗下的中冶赛迪设计供货的世界最大的炼钢高炉顺利投产出铁,它的有效熔炉达到了5873立方米,并且还使用了多项国产核心设备。

  其中包括水渣转鼓、低耗高效高炉技术等,甚至为印度,我国还专门采用了诸多先进设计手段,实现全数字化设计、管理和交付。

  就在该消息被公布后,我国网友瞬间炸锅,知名评论员项立刚更是发文表示,对外投资要有大局观,短期内看似能获利,但长期却给印度压制中国产业提供了帮助。

  第二种,印度对中国企业并不友好,这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与其合作没问题,但一定要注意。

  第三种就很直接的批评了,有人直接将其定性为“资敌”,毕竟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前期一套投资下来,无异于直接将技术白送给印度。

  之前,我国企业在与印度的合作中吃过不少亏。虽然中印关系始终不温不火,但随着两国经贸的发展,双方不可避免地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合作。

  印度庞大的市场在前,给出的优惠政策在后,强大的吸引力让不少中国企业纷纷落户当地,可谁也没想到,印度是一点不讲武德。

  其中,以小米、vivo为代表的诸多中国企业都在近几年被印度无理由打击过,双方经贸就此陷入僵局。

  而在2023年,印度甚至还在中印边境争议地区打通了一条隧道,用的非常有可能是从中国购买的盾构机。

  就是这样的亏,让我国不敢再轻信于印度,所以这次合作才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应,但其实,中印之间的经贸合作是双方发展的必然结果。

  印度疯狂针对中国企业的行为令许多跨国公司开始重新考虑在印度投资的可能性;同时,中印关系的僵硬也极大影响了两国的经贸。

  印度在试图摆脱对华依赖之后才发现,中国制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2023年之后,印度主动放松了对华的限制,双方关系逐渐缓和,炼钢高炉项目也由此展开。

  对印度来说,中国的钢铁技术可以帮助印度补足短板,他们的粗钢技术已成熟,但却难以突破精钢技术,如果有了中国的帮助,印度钢铁制造必然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并且,这个全球最大的炼钢高炉在投产之后,必然会为印度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

  对于中国来说,与印度的合作也是一项挑战,中国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打造了高标准交付、高品质履约的精品工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形象,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冶金行业成为了又一标杆,这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很有大的帮助。

  所以综合来看,这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合作项目,该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如果顺顺利利地进行,那将会是中国合作共赢原则的又一范本。

  但如果印度仍然不管不顾强行兼并利益,那相信印度市场就算潜力再大,也很难有企业再甘愿入场了。

上一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11月份咱们国家粗钢产值约为929亿吨 同比下降27%

下一篇:铁合金期货:硅铁锰硅底部震动 12 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