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潼里」位于北外滩核心区,距离外白渡桥非常近,外滩可以步行达,享受外滩的配套。
天潼里位于内环内北外滩核心,天潼路近乍浦路口,独占江(黄浦江)河(苏州河)交汇上佳地段。
天潼里住宅产品户型图特别多,达到42种。包含面积段约209-641㎡高层住宅,面积段约231-400㎡多层住宅,面积段约㎡高层住宅110-433㎡叠加别墅(含平层),面积段约502-907㎡合院别墅。
天潼里打造约3.3万㎡的新石库门里弄洋房、海派叠墅和联排等产品。在寸土寸金的传统市中心,大尺度的别墅和花园,着实难能可贵。
项目由GOA大象设计创始人陆皓先生操刀,汲取外滩西式古典建筑风格,以红砖为主材,复刻老石库门的浪漫风貌,力求打造为一处“新时代里弄住宅”。
项目共125套住宅单元,从图示来看,全部是风貌住宅产品。以下为首开楼栋图示,59套小高层+15套合院别墅:
玄关是空间过渡的前站,是外部世界与私人领域之间的节奏转换地。通过材质、肌理、色调的搭配组合,构建具有电影质感的归家场景。作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品恰如其分地妆点其中,让主人的风雅志趣一眼可见。
玄关具有变化性与功能多重性,壁纸融合中西方色彩和纹样,除了更衣功能,更摆放了古董书写桌,以手写文字传递信息,传递慢节奏生活方式,丰富空间的装饰和功能,目光所及视角变得丰富。
硬装上以木饰面和米色石材做结合,物料原始肌理感,表达经历时间后的沧桑痕迹。大理石地面镶嵌精致金属条,保留材质的原始感,木饰面配柔和灯光,调和出安宁澄澈的归家氛围。
画作两侧的艺术玻璃移门,是专业匠师手工雕刻多次的成果,随着光线角度、明暗的变化,绽放出迥异的美。
正式的大沙发区域,灵活散座区域,家具注重收藏种类多样性,中式圈椅,西式小沙发,灵活移动,依据需求可聚可散。手工编织的复古羊毛波斯地毯,用植物和矿物天然染料来进行染色,拥有了抗衡时间侵蚀的美,更增加了收藏的丰富性,是高品味的体现。
融合焕新的高柜摆放于洞石墙前,哑光与纹路丰富的米白洞石衬托出了高光黑色烤漆的深邃与沉静。而嵌入柜面的中式楠木挂屏无疑是点睛之笔,采用朱红鎏金工艺对人物和图案进行着色,展现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可能性。
倚窗而望,既有新上海的繁华城景,又有旧上海的古典砖墙,万千景致化作一席流动的生活背景画。
以餐厅为载体,重构“人与空间”的关系,让人和各项功能产生“亲密接触”,让人主宰空间,成为空间主角。
天潼198(公寓)展示样板间实景图空间布局以满足日常需求为主导,休憩、梳妆、阅读,各功能区划分清晰,同时增加了与户外景观的联动,引景入室,内外呼应。
厨房采用洄游式立体布局,一半是“工作厨房”,隐于内部的中式厨房,有很大成效避免油烟外泄,无论烹炸煎烤,空间之外清新依旧。
书房色调沉稳大气,精心设计的柔和灯光突显书香气韵,吸引人们长久驻足,于宁静的氛围中品味知识的力量。
天潼198(公寓)展示样板间实景图可坐可卧的软塌,让书房升级为舒适安逸的精神领地。一杯咖啡,一本好书,一张黑胶,消磨一段悠闲的午后时光。
320㎡美学样板间(公寓),以美为关键词,链接人与空间,通过疏密有度的体验,为人们保留了一份畅想未来的惬意。随着阅历增长、生活积累,稳定的审美体系逐渐成形,人们会愈发期待如“white box”一般的生活场域,以此唤醒与内在的对话,实现美的表达。
天潼里售楼处电线【开发商售楼中心热线】天潼里营销中心热线天潼里售楼处地址,楼盘项目全面介绍,本电话为开发商提供线上预约售楼电话,楼盘项目全面介绍(包含楼盘简介,均价,房价,现房,期房,别墅,叠墅,大平层,价格,楼盘地址,户型图,交通规划,备案价,备案名,项目配套,样板间,开盘时间,认筹时间,楼盘详情,售楼处电话,一手消息,最新详情,周边配套,一房一价,最新进展等详情咨询)楼盘详情丨价格丨更多优惠丨机不可失丨欢迎致电丨诚邀品鉴!售楼处位置丨特价房丨工抵房丨剩余房源丨户型图丨一手消息丨免责声明:将文章的主要内容综合来自互联网、只作分享,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如有问题欢迎来电咨询,专业一对一热情服务,让您用专业眼光去买房。如果您想知道更多楼盘详情,欢迎提前预约拨打天潼里售楼处电线|房地产十大趋势:洗牌、赚慢钱,比拼“好房子”
2024年,是房地产行业“止跌回稳”的关键一年。自“9·26”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均出现明显回升,核心城市二手房价格有所趋稳。
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2025年楼市定调,释放了更加坚定的稳楼市基调。因此,业内预计2025年各项政策加力有望带动市场预期修复,但房地产全面回稳仍面临一些挑战,整体或仍处于筑底阶段。在政策大方向确立之后,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成为楼市供需双方的关注点。展望2025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出十大前瞻趋势,包括按套内面积计价、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等。在买方市场背景下,房企仍将加速洗牌,并且探寻转型之路,由赚快钱转向赚慢钱。同时,房企致力于建设好房子,推出高“质价比”“满装交付”的产品。对于购房者而言,可以期待拥有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更好的社区环境和更舒适的居住体验。
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2025年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并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从目前来看,各地积极推动城市更新行动,正探索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植入新业态、新功能。与此同时,城市更新需要加速构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在治理、投资、融资、实施等方面加强创新、持续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城市更新的核心是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生产力的更新。一方面,要注重生产力的更新提升,通过打造新空间、升级新产业、创造新生态、带来新消费,取得长久的运营收益和投资回报。另一方面,要注重金融创新,围绕产业做资产,坚持大资管的更新理念,将未来现金流资本化,在长期资金市场中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城市更新既能有效拉动投资、助力产业迭代升级,还可促进房地产业、消费转型提质,有着非常大发展潜力。
2024年年底,“取消公摊”成为热门话题并登上微博热搜,尤其是河北张家口市发文逐步推进“取消公摊”以及湖南衡阳市提出“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引起了民众的广泛讨论与关注。不止是张家口市、衡阳市,去年以来,合肥市、湘潭市、肇庆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也都提出过要探索套内面积计价。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套内面积计价会给购房者带来哪些利好?对此,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事实上,计价方式的变化对房价的影响较小,但按套内面积计价有利于购房者更直观地了解实际价格,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纠纷,促进商品房销售行为进一步规范。
目前,我国存量住宅市场及部分地区的老旧房屋体量大,但是现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体量小,难以满足现存房子维修及改造的需求。2024年8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事实上,2023年,住建部要求城市政府在房屋体检、保险和养老金三项制度中自选一项或多项试点。按照财政部和住建部发文,2023年第一批试点城市中,广州、北京、上海等获准试点房屋保险制度,青岛、杭州、宁波等地试点房屋定期体检制度,天津、上海等地开展房屋养老金制度试点。经过一年试点,部分城市已经率先有突破性的进展。
试点城市是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先行者,有利于未来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更广泛地推广。
近年来,建筑机器人持续“走红”,“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房子”的实践正在诸多房企的参与下展开。
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建筑业寻求升级转型,随只能建造技术慢慢地发展,建筑施工工地也呈现出另一番面貌。聚焦房地产行业,众多房企积极布局并将智能建造视作重要赛道,以探索建筑施工的数字化、工业化转型。而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层次地融合,目前,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应运而生,引领建筑产业迈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维护的新阶段。比如,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双平台工业化造楼机,通过联合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智能建造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是行业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
2024年,《北京市高品质商品房设计导则(试行)》发布。其中首次提出,鼓励在住宅首层设置架空层,打造室内外融合的共享绿色公共空间;鼓励在小区内设置开放的风雨连廊;鼓励在多层住宅设置开敞阳台。北京此次新政与南方城市的一些设计理念接轨,类似于“第四代住宅”概念。第四代住房又称庭院房、立体园林生态住房或城市森林花园建筑,是绿色建筑的衍生品。
第四代住宅也被认为是“好房子”的代名词。住建部曾公开称,所谓“好房子”应该是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而从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来看,正处于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当前楼市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好房子”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高品质商品房设计导则将带来更高质量的居住环境。购房者可以期待拥有更多公共活动空间、改善的社区环境和更舒适的居住体验。
2024年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之际,百强房企销售额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根据中指研究院和亿翰智库发布榜单显示,2024年,销售总额超千亿房企11家,较2023年减少5家;百亿房企86家,较2023年减少30家。其中,保利发展守住“榜一大哥”的位置,万科跌出前三,绿城、华润置地位次上升。2023年“保海万”的排名发生改变,房企销售额“前三”格局被改写。
2025年,预计在“好房子”建设、项目融资“白名单”、保交房等仍将是2025年供给端持续落位的聚焦点,改善企业资金环境,继续修复企业和购房者市场预期。不过,虽然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房企化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流动性风险任旧存在,行业洗牌仍将持续。
从追求规模到追求利润,房企更加稳扎稳打,甚至放弃短期规模效应以求长远发展。
在房地产下行周期,房企不断探索新发展模式。从目前来看,房企正从传统开发模式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轻资产赛道。
通过转让剥离甩掉重资产包袱,保留并全力发展轻资产业务,包括代建、资产管理与运营、物业管理、城市运营服务等。比如招商蛇口成立商管轻资产管理平台,华润置地通过华润万象生活发展轻资产商管及物管业务。轻资产运营管理业务成本低、收益高,增长空间可观。通过轻资产转型,公司能够减轻资产负担,优化资产结构,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2024年中国铁建地产公布了其在成都代建项目的销售业绩突破100亿元。此外,更有很多企业成立独立的部门或者子公司。
轻资产占用资金小,适应性与灵活性较高,将有更多的房企凭借专业经验和技术,向管理者和服务商的角色转化,丰富获利方式,更有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
早在202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此后多部委明确房地产政策优化方向,各地政策持续落地。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4年,我国房地产政策应出尽出,围绕“稳楼市”,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截至2024年12月27日,全年政策出台数量达780余条。而从2024年可售库存来看,50个代表城市可售面积小幅下滑但仍处相对高位。截至2024年11月末,按近12个月月均销售面积计算,短期库存出清周期为21.2个月,较2023年末延长3.6个月。种种迹象无不说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供求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房地产市场,做到“止跌回稳”需要供给、需求双管齐下,在消化存量与优化增量上发力。
精装交付已成房地产市场的常态,但是货不对板、华而不实等问题仍频遭诟病,且交房后业主仍需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后续的装修工作。针对此现状,很多房企陆续推出了“满装交付”。“满装交付”是在精装交付的基础上,还提供家电、收纳柜体等一站配齐的服务,做到真正“拎包入住”的体验。整体而言,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付模式,通过提供更高标准的装修服务,减少业主在装修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同时也提升了居住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例如北京万科东庐、北京建工·嘉境里、长安华曦府等项目都提出了“满装”的概念。
克而瑞分析的人表示,“满装交付”项目的产品定位以刚需、刚改为主,其实是基于这类客群更注重功能、实用性,以及性价比,而“满装交付”正切中了其需求点。
“满装交付”为市场带来了新方向。但能否给予更多包括风格、功能等多方面的选择或定制,以扩大受众范围仍值得关注。
在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上,“质价比”成为买房的新标准。所谓“质价比”,是指在具备基本相同的功能基础上,质量与价格的比值。具体来说,“质价比”是指同等价格下,产品的品质越高,其质价比指数就越高 。质价比必然的联系到购房者的实际利益,高质价比的房产意味着在相同的价格下,购房者能轻松的获得更高品质的住房条件和更好的居住体验,因此质价比受到买方市场的重视。为此,房企在住宅产品打造中,也更加重视产品的“质价比”,并将“质价比”作为衡量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高质价比的项目往往能够脱颖而出,吸引更加多市场关注。